一場噩夢 — 禁酒令對波本威士忌業的影響

相較於今日波本威士忌於世界市場上百花齊放的趨勢,之前的禁酒令幾乎宣告波本威士忌業死刑如同一場極不真實的噩夢。這個產業光是出口就值好幾十億美金,在肯德基州具握有世界波本威士忌資訊的消息來源指出,正在陳年的酒桶數量是超過肯德基州人數。今日的美國是數以百計酒廠的歸屬。

禁酒令是我們在歷史教科書上才會看到的遙遠事件,禁酒令的結束在卻又似乎是讓美國350年來對威士忌的關係往前邁進的;當然沒有一件事情是絕對清楚明確的。禁酒令法案於1920年1月17日生效,根據美國國會所訂第18號修正案,禁止生產及販售蒸餾酒精飲料。在歷史圖片中常看到各種美國打擊私釀葡萄酒及烈酒的形象,而組織犯罪的誕生則是加拿大及蘇格蘭等人,經由烈酒走私客的贊助滲透到邊界,表面上人均的烈酒消費量是理性上升,禁酒令有效地揭露烈酒業於1919年值3億6千5百萬美元的稅收。 這意味著3,000多間處於世紀交替的酒廠面臨關門大吉,無法再重新營業。幾間較有錢的或是夠幸運存活下來的酒廠不是取得執照製做政府許可的酒類,或是已經在想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簡而言之,經由大蕭條與戰爭巧妙地推波助瀾,禁酒令確實幫助了20世紀的美國威士忌。這是一個古老且已被傳頌的故事,所以我很快地帶過。並不是波本威士忌沒有辦法深入到戰後的美國酒吧與家庭中。它確實有出現,尤其是在1945年到60年代,當它呈現大幅成長時,意味著戰後和平帶來豐厚的利益。在禁酒令期間與之後,只有非常少量的優質陳年波本威士忌,造成新世代的美國威士忌品飲者的習慣及口味改變。蘇格蘭威士忌為領頭羊,好的陳年加拿大威士忌創造了雞尾酒的文藝復興,而威士忌作家Chuck Cowdery則說波本威士忌被視為「工人飲料」,其實當時波本威士忌並沒有他說的處境那麼糟糕。

( 完整文章請參閱 Whisky Magazine Hong Kong & Macau )

2017年4月15日